64岁的农民佘树林从500多万农民中脱颖而出成为成都市第一位新闻发言人。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 他用本土本色的新闻发布和原汁原味的真诚语言,获得了在场新闻媒体记者的阵阵掌声。(《成都日报》9月22日)
农民新闻发言人是一大创新,这将给中国新闻发言人史增添浓墨重彩一笔。最了解农民的人无非就是农民。他们的新闻发言真实可信,因为他们处在三农发展的第一线,能把发生在身边的真实变化用质朴语言娓娓道来,而不是那种官腔式的回答,空洞无物的应付,千篇一律的“无可奉告”。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起步较迟,因而有很多不完善之处。针对新闻发言人的培训也没有大规模、很专业的开展,这导致大部分新闻发言人水准欠缺。目前业界公认的优秀新闻发言人也就是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等少数几人,而大部分还不能做到专业化,精品化。但是,政府却必须召开新闻发布会,还必须拥有合格的新闻发言人,因为,这是官方满足公众知情权的一个必要途径。
政府和公众的关系就是一杆秤,知情权就是砝码。政府满足公众知情权,就为自己政权稳固性增添一份力量。否则,就会大道不畅,小道流言、谣言满天飞。这将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甚至危及政权。因此,理性的政府都会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及时把事件真相公布于众,并且新闻发布也尽量做到透明、客观、公正。
目前,新闻发言人无论是否称职都是官方代表。虽然他们也尽量了解事实真相客观公布,但毕竟居庙堂之高,离江湖之远,所公布的信息只是空泛而谈,很难触及本质和核心,并不尽如人意,也不能让公众诚服。甚至有些发言人为了某种目的,不惜篡改、歪曲事实真相,蒙蔽公众。这使官方新闻发言人在公众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其公信力也大大降低。
为了传递正确的信息和满足公众知情权,成都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独出心裁、巧辟新境使用农民新闻发言人讲述农民事,这使人感到真实、可信、亲切,有很强的说服力。虽然农民新闻发言人尚有不足之处,但这不妨碍大局。创新难免就会有不足。这种不足将随着时间推移和实践操作逐渐被弥补。
农民新闻发言人的出现,说明政府已经非常注重公众知情权,也非常注重信息的正确发布,这是由“大老爷型政府”转化为“服务型政府”中的一个可喜变化,应予大力倡导。(路国顺)
(责编:刘宝琴)
- 2009-09-02发言人为央企"洗脸"的效果有待观察
- 2009-08-07网络发言人制度能起多大作用?
- 2009-09-03央企新闻发言人不能因“辟谣”而设
- 2009-08-08“网络发言人”设得好
- 2009-09-02消除央企丑闻怎能单靠新闻发言人一张嘴
- 2009-09-03新闻发言人不是央企的"万能解药"
- 2009-09-22农民新闻发言人是公众知情权下的蛋
- 2009-09-22网络发言人不宜披“马甲”
- 2009-08-11让“网络发言人”想说敢说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