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由陕西招办拒绝破格投档看制度之“硬”
www.fjnet.cn 2010-08-25 18:25  贺剑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国学“天才” 孙见坤,但因他高考成绩距离一本线有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拒绝为其投档。复旦大学招生办多次与陕西省招办沟通,希望能“破格录取” 孙见坤,都被陕西省招办拒绝。(据8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于理,陕西省招办的做法完全正确。因为他们是严格按照相关投档制度来处理孙见坤档案的,且先不管现行的投档制度有何缺陷,只要还没有新的更好的制度替代,坚守现行的制度就是最佳选择。孙见坤的高考成绩没有达到一本线,按规定就不能够将其档案投到一本线的大学中去;于情,陕西省招办的做法的确让人感觉有些不近人情。通过记者的调查我们得知,孙见坤自幼喜欢国学,对一些国学问题的见解较为独到,征服了复旦大学教授的心。这样的一个“国学小天才”却因为招办的一个章而失去最好的学习机会,让人于心何忍。

我们对制度的坚守真是这样“硬气”吗?就高考制度而言,为了更好地选拔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我们制定了很多高考选拔制度:校长推荐制、音体美特长生加分制、奥赛加分制……但这些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好些都得到了 “灵活” 运用:高价上补习班成特长生、 “武林高手”成群、民族成份造假…… 这些“灵活”运用高考加分制度的新闻在每年高考录取期间层出不穷。总体而言,对于制度,公众更多感受到的是过于“灵活”运用,而不是严格坚守。

正是在这样的舆情路径依赖下,网友更多的是怀疑陕西省招办这样“硬”的原因——是因为家长没有给他们好处;而不是对其严格坚守投档制度赞赏或是对国学“天才”不能被复旦录取的惋惜。

其实这也是我最为感兴趣的地方,不是我怀着恶意来揣度陕西招办按照制度办事的动机而是当前很多手段能将制度“软化”的现实,让人难免生疑。

如果在新的更好的投档制度没有出来之前,现行的投档制度真能如陕西招办这次这么“硬”下去,就算是耽误了一个国学“天才”,我想对于这个时代,对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而言还是有益的。尽管它是一个悲剧。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