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国内慈善业的短板害了陈光标
www.fjnet.cn 2011-04-29 09:13  林耀琳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011第八届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典礼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获得2010年度中国“首善”称号。中国慈善排行榜由民政部指导,公益时报社编制, 得到26家社会组织和地方慈善会系统支持。总结上一年度慈善捐赠情况。《重庆晚报》4月27日

一年一度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典礼降下帷幕,新的“中国首善”脱颖而出。然而,连续三次获得“中国首善”称号的陈光标并没有被入选此次的排行榜,而是双手让出桂冠,归咎最近受到“捐款数额风波”影响,这多多少少让人感到理所当然。令人不解的是,摘得桂冠的曹德旺也被推倒风口浪尖上,因为群众认为其动了中国慈善的奶酪,其有作秀的成分。这不禁会引起很多人揣问,国内的慈善业怎么啦?

所谓“慈善”即是善举,真正意义的慈善行为应是一种不附加要求的施舍,施舍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满足。换句话说,慈善家无论是捐款现金、物品抑或支票,都不应要求被捐款对象有何报答或是报恩,只是纯粹自愿行为,更不应以捐款来博得名气、汇聚人缘,以此为跳板为自己背后的产业谋发展。但现实却是,无论陈光标的“捐款数额风波”也好,曹德旺的“史上最苛刻的捐款”也罢,都没有逃过群众对其最终目的的质疑。

从此次轰轰烈烈的典礼看出几点,一是,国内的大慈善家都没有逃过“慈善作秀”质疑的魔咒,陈光标的落选,曹德旺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无疑就看出这点;二是,如今国内的慈善业越来越不像扶贫济弱的无偿机构,而是越来越像许多大慈善家利用其赚钱的机器,真正搞慈善的少之又少;再就是,管理不善成分斥满整个慈善业,捐款金额不能全部到达捐款对象的丑闻不断,捐款数额与实际差距大的黑幕依旧,让许多民众对慈善业望而却步,慈善业遭到群众冷落。

世人对国内慈善业恶习早已司空见惯,对慈善业的冷漠已不是新闻。譬如,李连杰开创的“一元钱”的慈善基金会就岌岌可危,现在发展已进入瓶颈。而不断的追本溯源,就会发现,基金少,群众的参与度低,慈善机构里面的见不得人陋习曝光,无疑封杀“一元钱”慈善机构的大好前途,也是国内慈善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共同情况,似乎是萦环在国内慈善业头上挥之不去的紧箍咒。

与其说“捐款数额风波”害了陈光标,不如说是国内慈善业不完善扼杀了他。当然,要改变慈善业在群众不信任的地位不是一蹴而就,剔除慈善业管理不善的诟病也不可能一时成气候,消除沉疴难以表达,需要社会和国家兜底的责任,是个大环境。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