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勿让"踢皮球"踢掉"责任"带走"信任"

www.fjnet.cn 2012-08-23 06:51  蒲 健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家住南京河西万达广场西地一街区的吕先生向扬子晚报新闻热线反映:位于河西万达广场北站一公交站台天花板摇摇欲坠,表面脱落很吓人、存在安全隐患。他发现至少有一个星期了,一直无人问津,也打了市政热线,但电话里却称不归他们管。(8月21日 人民网)

“这事不归我们管”听起来耳熟,事情不好办,“这事不归我们管”;矛盾难化解,这事不归我们管”;没有好处油水,“这事不归我们管”等。但只是修复一个公交站台天花板,这应不算什么难事,更不是艰巨任务吧,为何无人问津、没人过问?到底是不能管,无法管,还是不想管、不愿管? 切勿让“这事不归我们管”这生硬的台词,成了部门间“踢皮球”的托词,推责的借口、惰政的理由,成为有损公信力的窠臼。

7个部门互相推诿、互踢“皮球”的现象提醒我们,在多部门协作干事时,是否真的做到科学有序、责权明晰?对处理棘手问题和复杂矛盾,可采取部门联动,相互协调、通力合作这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管用的。但在处理一般问题时,是否有必要全员参与、声势浩大,这值得商榷?现实中,在“人多力量大”,“人多能办事”的惯性思维下,往往对于一个不复杂、不艰巨、不难办的问题,也习惯采用打“攻坚战”的方法,看似阵势大,但容易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冷热两重天局面,陷入“好似大家都卖力、出事问责不给力”的怪圈,出了问题不是没人负责,就是问责疲软,误导群众思维,偏激认为政府行为全是不作为、乱作为。现实中,政府常为一件不难办的“小事”,被扣上“不作为”的帽子,贴上“不信任”的标签,既被扣了“帽子”又被打了“棍子”,这值得吗?

为避免 “龙多不治水”的窘境,“牛刀砍蚂蚁”的尴尬,让群众感受到政府在作为,就要进一步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理清理顺关系、明晰责权,做到遇事有人“接招”、出事有人负责,问责毫不手软。比如,对于涉及到公交事业的多个部门,政府就该有科学的、精细的、系统的责任划分,实现动态管理,规范责权利。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可以解决的要第一时间做出回应,道理很简单:如一个人在饥饿时,第一个馒头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一定比后边的强烈。对于敷衍塞责、推诿应付的,就让“板子”狠狠砸下,让其不敢乱踢“皮球”、乱推责任,但切忌高举轻放、蜻蜓点水。

此外,从另个侧面折射出少数干部心态和行为上的不良倾向:不敢担当,不想参与,不愿负责。干事想问题没有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对群众的诉求不重视、不积极、不回应。把“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放在嘴上喊、写在文件里看,没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困。“群众利益至上”,具体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只有把群众的“琐事”、“麻烦”都解决好了,才能让群众信任你、支持你、鞭策你,才能拥有干大事魄力、获得干成事能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群众的信任是积少成多、由小变大的积累过程。解决群众利益诉求的过程,就是赢得信任、凝聚民心、聚集民力的过程,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群众基础、提高执政水平的过程。但少数党员干部却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错不做无过“的错误思想,表现在行动中就是见事情就推,看麻烦就躲,遇矛盾就闪。假设,这7个部门里有一个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爱多管群众“闲事”的“明白人”,能接住这反映民情民意民生的“皮球”,就不会出现群众反映没人搭理,群众感到有些憋屈的倾向。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的基础是群众信任,信任能赢得更多民心。信任来自群众一件件“小事”的迅速回应、圆满解决,来自部门一次次真诚面对、真实行动,如:不让毁损的公共设施久拖不修,让群众行的安全;不让问题食品肆无忌惮,让群众吃的放心;不让“衙门”作风时隐时现,让群众心里暖和。让踏踏实实干实事成为常态,真真切切解民忧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追求,让群众看到行动、得到实惠、觉得满意。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让“公仆”认真接住“主人”发出的每一个“责任球”、“信任球”,不但接的“好”更要回的“实”。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