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乡村教师“老问题”脉准号更要下准药

2014-09-10 06:30:33 徐  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今年暑假,光明日报社驻湖南记者站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乡村,到湖南省炎陵县、新化县、涟源市、沅陵县、宁乡县、临澧县、汝城县等地走访了152位农村教师,对他们的生存状态进行全方位调查。发现乡村教师普遍存在队伍老化加剧、职称晋升难、工资偏低、缺少培训提高机会、看不起大病、积极性下降等突出问题。(9月9日《光明日报》)

今天,我们迎来第30个教师节。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已经走过三个年头,今晚又有一批优秀乡村教师,将接受社会各界的掌声和鲜花。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最大的意义在于,它都在提醒我们,乡村教师这个普通而又特殊的群体需要我们的关注。

回过头看,这次调查发现的问题,对于乡村教师来说都是“老问题”,福建的情况也大同小异。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有效解决,的确令人深思。在全国1000万中小学校教师中,乡村教师有846万,正是这十分之八的乡村教师,撑起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天地。与城市教师对比,广大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经济待遇、精神生活不是用一个“差”字可以概括的,不要说寻找伴侣、生病看病这样的大事,有时甚至连吃上一碗热饭、喝上一杯净水、过上一个双休等平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奢求。

面对这些“老问题”,有人曾经发出这样的呼声:二十一世纪谁来执掌农村教鞭?今天,这个问题依然严峻。在农村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的当下,乡村教师所承载的一切又是何等的沉重。可以这样说,改善800多万乡村教师的生存和工作状况,是确保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更是千百万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所系。

乡村教师“老问题”号的脉准了,下的药更要准。不论是调查走访的普通乡村教师还是接受采访的“最美乡村教师”,在谈及为何能长期默默坚守时,给出的答案都是惊人的相似——因为责任。那么,有没有可能让这些乡村教师,不仅仅是出于这样一个比较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而是仅仅出于这个职业的吸引力,哪怕仅仅是世俗眼里物质方面的吸引力,而让他们留下来呢?这是破解乡村教师困境时应当深入思考的大问题。

我们期盼,各级政府真正树立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理念,把心思花在解决困扰农村教育的实际问题上,把气力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尽快缩短城乡教育差距;我们期盼,捐资助教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一点一滴、锲而不舍地改变乡村教师的生活状况;我们期盼,在全社会爱心烛光的映照下,许许多多的乡村教师能够舒展身心,迎接心中美好的未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