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民生巷议 > 正文

用细致规划为高考“意外”兜底

2023-06-13 16:36:01 作者:寻彧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近日,有网络视频反映江西一考生迟到37分钟仍能进入考场。对此,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情况通报回应称,8日上午,考生涂某某因受暴雨影响受困高架,9时22分,该考生跑步到达考点门口并紧急求助。根据《江西省2023年普通高考考务工作实施细则》“自然灾害及非人为因素影响考试”的有关精神,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同意该考生进入考场考试。9时37分,该考生进场考试,考点为该考生启用了备用考场单独考试。

考生迟到37分钟后进入考场,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因为根据江西省高考考场规则,开考15分钟后(有听力考试的外语科目14∶45开始禁止考生进入考场)禁止考生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但上述通报打消了人们的顾虑。试想一下,考生因受暴雨影响没能按时进入考场,必定焦急难安,若因恶劣天气耽误了多年备考的辛苦付出,注定让人遗憾。该事件中,有关部门快速响应、迅速判断,从考生求助到进入考场只用了15分钟,并启用了备用考场单独考试,既严格遵守了高考相关规定,又尽可能为考生争取了考试时间,还没有影响其他考生,这个令人欣慰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当地教育部门高效、灵活、人性化的办事思路,和对考生的体恤与关怀。

而这也正是每年高考前夕,有关部门周密排布的意义所在。高考看似是教育的事,实则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教育部门保障试卷安全、安排考场和监考工作,到交管部门勘查考场周边道路、提供交通帮助,公安部门随时准备为考生提供身份证补办、准考证找回等服务,再到住建部门监督考点附近建筑施工噪音污染……正因各部门提前规划,才有了安静的考试环境,畅通的道路交通,才营造出“高考友好”的社会氛围。

此事也给其他地方在今后处理高考突发情况时提供了一种借鉴,各部门唯有未雨绸缪,针对各类情况备好预案,才能保障每一位考生“应考尽考”。而当跳出高考的范畴,放眼城市治理,各地各部门是不是也能学习这种细致与高效?面对问题有据可依、及时响应、灵活应对,这种办事思路不是高考专属,而应成为所有民生问题的解决方案。(寻彧)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