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品牌部 > 全福游 > 正文
唤醒散落的侨厝“明珠”——探访泉州侨村新貌
2023-11-30 14:46:52  王凤山 吴洪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娜

东南网11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吴洪 通讯员 梁春光 文/图)一座侨厝,一个故事。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从明末开始许多泉州人“下南洋”谋生,从而造就了其“十户人家九户侨”的特色侨文化。漫步世遗之城泉州,历史的沧桑留在了一栋栋古厝洋楼里,它们盛满了华侨的乡愁,诉说着深沉的家国情怀,犹如散落的明珠分散在泉州各地。

时光荏苒,曾经的侨厝如今都是什么样貌?冬日暖阳,记者探访泉州侨村,聆听其中的家国故事,感受侨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行走在艺术的殿堂

人们对城市里的博物馆早已司空见惯。然而,一个村庄同时拥有五六座博物馆、文化馆、历史陈列馆是一种什么体验?泉州侨乡文化名村泉州鲤城区王宫社区,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

走进王宫社区,0.7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鳞次栉比的民居中,有雕刻精美的红砖古厝,有豪华气派的西洋建筑,还有中西合璧的番客楼,漫步于此犹如行走在艺术的殿堂。

王宫社区的常住居民有1000多人。在这里,家家户户都与海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先辈在明末清初时便陆续赴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乃至欧美等国谋生,因此这里的侨厝具有万国建筑的特色。

作为当地的大姓,王宫社区的林氏大多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因此,始建于1935年的林氏古厝兼具闽南传统院落特色与南洋风格,其建筑集石雕、砖雕、木雕、堆灰、漆艺于一体,工艺精湛、美轮美奂。2019年底,经过一番修缮后,林氏古厝已变成了“王宫历史文化展示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成为记录当地人乡愁的纪念馆。

“由于林氏后人基本都在海外,为避免祖宅因空置而破败,林氏后人主动将宅院捐出来,作为王宫侨文化的展馆。”古稀老人陈如榕说。热爱收集史料和老物件的陈如榕参与了村里每一个展馆的兴建。

像林氏这样的古厝,王宫社区还有许多。例如,在陈氏宗祠里的“王宫陈氏华侨历史博物馆”“一带一路风情馆”,在旅美著名侨领陈守仁旧居的“陈守仁博士陈列馆”等,都成为展示王宫社区侨文化的展馆。

对于兴建各类博物馆、文化馆、历史陈列馆,王宫社区的海外侨胞们非常支持,他们不仅出资出屋,还主动寻找、搜集历史物件、信件等寄回来,不断丰富展馆的内容。

最近,陈如榕又在参与一座新的侨批展示馆建设。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寄给国内亲人的钱款与书信的合称。泉州最早、规模最大的侨批局,就坐落于王宫社区一座三层的欧式侨厝奇园里。西洋窗、罗马柱、拱式门、琉璃瓦……走进奇园,近2000平方米的宅院虽已老旧,但依然能感受到昔日的大气与风采。“在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完善的年代,侨批局就成了海外华侨华人情感的寄托。我们计划将这里改造为‘侨批展示馆’,展示珍贵的侨批信件,让更多人了解祖辈们那段出海打拼、心念故土的岁月。”陈如榕说。

据《泉州市邮电志》记载:“清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泉州王世碑在家中开设王顺兴信局。”1912年,王世碑去世,他的儿子王为奇等人接手信局。1928年,王为奇邀请欧洲设计师来王宫兴建奇园,作为信局的主要经营场所。时光飞逝,王氏后人大部分已经生活在海外,老宅虽还居住着一两户人家,但因资金、管理等原因逐渐破旧。

“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难以修缮、保护好这座老宅。相信有了政府部门的抢救性保护,不仅这座祖宅会焕发新生,而且许多珍贵的侨批资料也可以得到保护。”王为奇的孙媳妇钱玉妹告诉记者,随着老一辈人逐渐逝去,海外的年轻一代对自己的祖籍地知之甚少,保护与利用好这座宅院,就可以让子孙后代找到回家的“路”。

打造番客旅游新名片

“番客楼”,又名“番仔楼”或“南洋楼”,是侨建筑中一种特别的存在。它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它中西融合的风格,还在于其取材不同、各具特色的多样性。

不同于传统红砖燕脊的番客楼,在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龙苍社区,沿着村道一路寻去,这里一栋栋番客楼大多以出砖入石的石头厝为基调,既有白石红墙、天井回廊,又有廊柱、水泥花砖、花玻璃、骑楼,彰显出中西合璧的时代特征。

龙苍社区是泉州知名的侨村。清末至1949年前后,大批村民为了谋生漂洋过海,他们打拼事业、积勤积俭,逐渐形成了以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为主的侨胞圈。

“目前,龙苍社区有40多栋保存完好、集中成片,却闲置无人居住的番客楼,在发展乡村番客游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龙苍社区驻社区干部王雯雯告诉记者,这里的番客楼大多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比较迟的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老的一幢名为“庄合发大厝”,建于1911年,已有上百年历史。

2019年,为盘活番客楼资源,带动乡村发展,龙苍社区陆续投入2000多万元,对这些番客楼进行修缮、改造提升,并于2022年陆续引进餐饮、民宿、茶舍、咖啡馆等新业态,让番客楼焕发生机。

三进深、五开间的“红猴楼”是游览的第一栋番客楼,它是旅菲侨胞庄红猴于1935年所建,其特别之处在于石厝外墙设计了“枪眼”,用于防范土匪与倭寇。“龙苍社区依海而建,附近就有码头,因侨而富庶,也因富庶而有了这么特别的建筑设计。”在王雯雯看来,龙苍社区的番客楼和而不同,依托建筑背后不同的故事,将一栋栋番客楼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游览路线,可以成为龙苍社区的旅游特色。

沿“红猴楼”一路而下,静谧狭长的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侧是错落有致的番客楼,每栋墙上都标注着各自的“名片”,如“阿弥楼”“后街仔旧楼”“细铁楼”等等。

行走其间,时光仿佛慢了下来,游客既可以欣赏番客楼的建造之美,也可以了解不一样的番客文化。在“乡愁记忆馆”“侨史馆”,游客通过图片、文字、民俗物件,可以了解龙苍的前世今生和侨胞的家国故事。在咖啡屋、茶舍,游客可以喝咖啡、品香茗休闲小憩,又或者在由番客楼改造的小公园里打卡拍照……

“现在每年有上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番客文化。”王雯雯表示,今年当地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下一步将以侨文化为切入点,引进东南亚番客美食、番客市集等业态,让游客可以通过住番客楼、品番客菜、逛番客街、玩番客夜市,体验番客文化,打造泉州番客旅游新名片。

让华侨精神代代传承

荷花池、休闲亭、木栈道、景观桥、蔬菜地、南洋楼……近日,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走进著名侨村东张村,开展研学活动。这里不仅有旖旎的田园风光,让学生体验采摘乐趣,更有保存完好的33栋南洋楼,让他们了解侨胞的奋斗史和爱国情。

东张村户籍人口有3000多人,其中侨眷占比达七成,大部分侨胞旅居马来西亚。1949年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侨胞们纷纷在家乡起厝,一座座侨厝拔地而起,它们既保留了传统闽南建筑的风格,又吸收了东南亚和西方的建筑特色,而每一栋建筑都饱含着海外侨胞的拳拳赤子之心。

“东昇楼”是东张村第一栋糅合闽南风与南洋风的建筑,由旅马侨胞陈捷麟1953年返乡建造,楼房共两层,二层阳台大门上雕刻着“1953 东方红”字样,顶楼上方插立着一颗金星,象征着海外华侨对祖(籍)国欣欣向荣的美好祝愿。

“永福楼”是旅马侨胞陈玉荣在1972年出资,让儿子陈辉金在家乡建造的木石结构南洋楼,大厅屏风两侧的藏头联:“玉生昆岗开骏业,荣归祖国展鸿图。”既表明了屋主的身份,又表达了屋主报效祖(籍)国的心愿。

……

“东张村的发展离不开‘侨力量’。许多侨胞事业有成后都会帮助家乡发展,比如,修路建桥、捐资助学、建设医院、资助老人等,这种爱国爱乡的精神应当一代代传承下去。”村支书陈志成告诉记者,为避免承载着侨胞记忆的南洋楼空置或荒废,从2017年开始,东张村确定了“侨文化研学基地”的发展思路,并陆续对南洋楼进行修缮,通过研学活动,让东张村的华侨故事得到更好的传扬。

目前,东张村已有5栋南洋楼经过修缮后投入使用。其中,东昇楼成为“东张村乡村记忆文化馆”,展示东张村海外华侨迁徙繁衍、创业发展、情系家园、热心公益等事迹;而修旧如旧的“永福楼”等,则被规划为“研学场地”,让学生们体验活字印刷、花艺、油画及红团美食制作的乐趣。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南洋楼的门楣、楹联、老物件,了解东张村的华侨史,还可以探访海外华侨捐资建造的各类基础设施,感受东张侨胞的家国情怀。”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研学日志”里这样写道。

“年轻一代应当了解祖辈漂洋过海、艰辛打拼的不易,更应当学习他们热心桑梓、反哺家乡的精神。”陈志成说,承载着珍贵历史记忆的南洋楼已成为东张村的一张烫金名片,下一步他们会继续修缮其他南洋楼,留住“乡愁”,将海外侨胞的爱国爱乡精神传承下去,说好侨故事,弘扬好侨文化。